产 期 保 健
(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医院妇产科 段伦萍)
一、产时保健(产妇分娩时保健)
分娩是一个正常、自然、健康的过程,应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,提高接产质量,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。产时要点“五防、一加强”。
五防:防滞产,防感染,防产伤,防产后出血,防新生儿窒息。
一加强:是加强对高危妊娠的产时监护和产程处理。
产妇由于处理分担分娩过程是否顺利,以及宫缩的疼痛带来分娩的痛苦,产妇分娩时往往会出现紧张、恐惧的心理,医护人员应关心和帮助分娩,给予安慰、鼓励,推广倍伴分娩,提倡非药物性镇痛,减少孕产妇的恐惧感,增强信心,从而顺利分娩。
二、优生
婚前保健,包括婚前卫生指导,对男女双方进行以生殖健康为核心,①与结婚和生育有关的保健知识教育宣传,包括性保健指导,生育保健指导,新婚节育指导等。②婚前医学检查,包括有严重遗传性病:艾滋病、淋病、梅毒等,精神分裂症、躁狂症、抑郁症等,不宜结婚。
三、孕期保健
有计划受孕,应具备健康的身心状态及良好社会环境,排除遗传和环境方面的不利因素,做到计划受孕,最佳年龄(25—29岁),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,戒除吸烟、喝酒等不良嗜好,远离宠物,预防弓形虫病,积极治疗对妊娠有影响的疾病,避孕接触毒物和放射线,正确补充叶酸,保持心 情舒畅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,注意营养,保证充足的睡眠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,孕中期,加强营养,适当补充铁剂、钙剂,做好高危妊娠的各项筛查,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护,坚持产前检查,监测胎儿生长、发育的各项指标,对孕妇进行分娩准备教育,包括:分娩知识,分娩前准备,临产先兆及入院时间等,指导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孕期准备,以利于产后哺乳。
孕妇在此时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,例如:担心胎儿的发育情况;担心是否有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,抑郁、神经衰弱和精神异常。因此,在产前检查时,应做好宣教工作,向孕妇传授孕期和分娩的生理知识,耐心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,尽量缓解孕妇的紧张情绪。
四、产褥期保健
产妇身体虚弱,在饮食、起居方面指导。
饮食:产妇的营养对保证身体恢复、乳汁的分泌和婴儿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。产后供给易消化、富有营养的食物。食物中必须含足量的蛋白质、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足够热量和水分。心脏病产妇宜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 低盐饮食, 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4—5g。
居室要清洁、安静,室内空气流通,阳光充足。
心理保健:由孕育胎儿转入哺育子代时期,也是心理转换时期,此期产妇的心理是处于脆弱和不稳定状态,尤其是具有内向型性格、保守和固执的产妇,其依赖性、被动性、抑郁和缺乏信心较为明显,特别敏感,情绪不稳定,多思多虑,若受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易致各种心、身障碍,轻者可发生神经管能症,重者则进一步发展为产后抑郁综合症,表现为以哭泣、抑郁和烦闷为主征的精神障碍,因此,应重视产褥期的心理保健。
对产妇重视健康教育,关心、鼓励产妇,认真倾听产妇的倾诉,并作出耐心解释,态度和蔼,说话要中听,富有同情心,使产妇情绪安定,消除心理障碍,增强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。母婴接触,让产妇抚摸,接触新生儿,是对产妇最大的安慰和鼓励。
若经过上述心理疏导,产妇精神症状继续加重或持续不愈,应及时请精神病学医生会诊和治疗。
五、康复
产后适当活动和产后体操锻炼。有利于恢复体力,增进食欲,排尿、排便,避免或减少静脉拴塞的发生。产后6—12小时起床活动,24小时后可做产后保健操,运动由小到大,循序渐进。
① 加强腹肌张力,抬腿、仰卧起坐。
② 缩肛运动。
③ 腰肌回转运动。
④ 产后2周做膝胸卧位,以纠正后倾子宫。
注意:高危产妇(心脏病、产后出血等)应注意休息。
六、母乳喂养
大力提倡母乳喂养,母婴要早接触,早吸吮,早开奶(产后30分钟),母婴同室,让产妇掌握、学会正确的哺乳方法。有下列情况不宜喂养:
① 母亲处于传染病急性期。如:开放肺TB、肝炎传染期。
② 重度精神病、产后抑郁症。
③ 严重肾脏、心脏病。
④ 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。
其次,在母乳喂养时要加强营养,并慎重用药。
七、计划生育
产褥期内禁忌性交(42天),产后42日起应采取避孕措施。
原则: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,不哺乳者可用药品,有高危产妇不宜再妊娠者,确保母、儿安全,可用绝育手术。剖腹产者因某种原因,要求再生育者,最少避孕2年以上再怀孕。
八、产后防视
产妇出院3日、14日、28日,了解母、儿健康状况,并予以指导。
产后42天全面健康检查:
母亲:BP、T、R、体重、心、肺检查,妇科检查:生殖器恢复状况,并且进行计划生育指导。
婴儿:了解喂养、预防接种、身高、体重、头围、心肺、肝脾检查,营养状况分析,必要时做Hb检查。
2009年3月4日